專家剖析南京猿人“高鼻之謎”:寒冷、干旱的氣候環(huán)境造就了“高鼻子”。按新說推斷——
北京猿人長了高鼻子?
晨報南京專訊 根據(jù)頭骨復原后的南京猿人,鼻梁顯得特別高。有關(guān)專家由此認為距今五六十萬年時,東西方古人類已進行遷徙、雜交。果真如此嗎?我國有名古人類專家、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銀運研究員等學者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南京猿人的高鼻子很有可能是為了適應當時寒冷、干旱的氣候環(huán)境而形成的生理特征。
專家們認為,南京猿人“高鼻之謎”的新解釋,將有望揭開北京猿人的真面目。他們說,在北京周口店雖然發(fā)現(xiàn)了6個猿人頭蓋骨,但只有一個保存有鼻骨的下部,僅根據(jù)鼻骨下部是無法復原其鼻子的。因此,目前大家所了解的低鼻子的北京猿人也許是一個大“誤會”,事實上,北京猿人很有可能與南京猿人一樣,也是高鼻子。
為了剖析南京猿人的“高鼻之謎”,專家們對全世界古人類化石進行了對比研究。在距今200萬年至20多萬年的猿人中,非洲有3個地方的猿人頭骨化石保存有鼻骨,其中兩個屬于“低矮級”,一個為“中級”。歐洲保存有鼻骨的猿人有兩處,都屬于“中級”。而在有兩處,一是南京猿人,另一個是湖北鄖縣猿人,后者的鼻骨與前者一樣,都屬于“高聳級”!從現(xiàn)有的世界猿人資料中,只有的南京猿人和鄖縣猿人是高鼻子,他們根本談不上有與其他地方“高鼻猿人”雜交的可能。
專家們表示,高鼻子適合于在低溫、干燥的氣候條件下生存。這和南京猿人、鄖縣猿人都生活于冰期是一致的。而現(xiàn)在的歐洲人,世界公認是從非洲遷入的,他們抵達歐洲后,長期在寒冷、日照少的氣候下生活,故而鼻子增高,皮膚變白。正是這樣,在距今4萬年至1.1萬年間的晚期智人中,歐洲發(fā)現(xiàn)的化石中才出現(xiàn)“高聳級”的鼻骨。
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1002002624號